如何在製藥工藝放大中用好柱層析分離?
更新時間:2021-08-18 瀏覽次數:1350
盤一盤柱層析在工藝放大的注意事項
工藝成功放大且穩定一直是工藝工程師們(men) 致力的方向。要學會(hui) 擺脫實驗室的思維定勢,根據車間實際情況、實際設備、實際工藝,從(cong) 宏觀控製出發,多多注意細節,多多完善工藝。
今日講“化"致力於(yu) 提供化學合成,新藥研發,化學工藝等領域的實驗技術梳理,前沿文獻解讀和科研經曆分享,讓你在掌握化學和新藥研發基礎知識的的同時,了解最新的科研動態。
今日講“化"投稿作品:
柱層析分離技術,在小分子藥物的實驗室研發和大規模生產(chan) 中被廣泛應用。對於(yu) 工藝開發人員來說,如何在放大中精確還原研發裏的工藝,是一門精密的科學,也是一項具有挑戰的藝術。下麵我們(men) 以矽膠填裝柱為(wei) 例,詳細梳理柱層析在工藝放大中的注意要點。
1.工藝放大參數選擇
柱層析的研發數據通常包括:樣品量、矽膠型號以及量、柱子高度、流動相成分和比例、流速以及產(chan) 品分離時段。
我們(men) 先用色譜分離基本方程來還原研發工藝
1.PNG
這個(ge) 公式說明分辨率與(yu) 塔板數、選擇性、滯留因子之間的關(guan) 係。
在放大的過程中,由於(yu) 研發工藝已經確定,矽膠型號、流動相成分和比例這幾個(ge) 關(guan) 鍵因素都是已知,所以分離的選擇性和滯留因子也是確定的。但在車間生產(chan) 的時候,還需要保證矽膠的壓實程度,要根據實驗室裝填矽膠柱的密度等同放大,還要保證填裝矽膠的浸潤程度,通過流動性出口氣泡情況或者通過反向填料確認一致性。換言之,工程師更加注重模擬實驗室填裝柱的理論塔板數。
一般情況下,工程師會(hui) 盡量保證柱子高度一致,通過擴大柱子的直徑來滿足放大的要求,也就是等板高度。可是情況往往不會(hui) 和想象一致,實際上,車間的柱子的直徑經常無法滿足放大的係數。這時候,單純地增加或者減少矽膠的量,以期滿足高度的要求,則會(hui) 在實際生產(chan) 過程中對於(yu) 柱層析線速度參數的選擇上出現偏差,或者與(yu) 實驗室的情況不一致。
對此,老工程師的經驗是時間。由於(yu) 矽膠,產(chan) 品以及流動相(洗脫劑)均已經確定,所以影響實驗室和車間柱層析放大過程中的質傳(chuan) 的關(guan) 鍵點就在於(yu) 時間。因此,可以引入一個(ge) 接觸時間的概念:即在車間放大的柱層析,流動相和吸附在矽膠上的產(chan) 品之間的接觸時間需要和實驗室中的保持一致。我們(men) 可以通過一個(ge) 簡單的公式計算:
2.PNG
通過公式,我們(men) 得到了車間柱層析中的流動相的流量流速,等於(yu) 說線速度也確定了。根據線速度再設計的柱子的參數。
1.吸附的熱效應
網絡上能找到很多關(guan) 於(yu) 柱層析的注意事項,但是基本都是關(guan) 於(yu) 實驗室的操作。在車間生產(chan) 時會(hui) 遇到一些不一樣的問題,有的還很嚴(yan) 重問題,甚至實驗大牛都可能忽略,例如吸附的熱效應。
從(cong) 柱層析的原理來說,不管運用的是溶解度差異,還是分子間作用力,基本都是吸附-解吸附的過程。所以,這裏先重點說說矽膠柱層析分離工藝。
用於(yu) 填裝柱子並分離有機物(非氣體(ti) )的矽膠,主要利用矽膠的羥基,用矽醇基團作為(wei) 吸附中心,利用氫鍵或者分子間誘導力進行吸附,然後在洗脫劑的作用下進行解吸附。不同物質吸附和解吸附的快慢不一樣,分離的目的也就達到了。
但是在吸附的過程中,樣品跟矽膠的羥基在結合時會(hui) 放熱,尤其是濕法上樣階段,大量樣品短時間內(nei) 吸附,放熱量很大。如果用低沸點的洗脫劑,比如二氯甲烷,熱效應會(hui) 很明顯。氣化的二氯甲烷會(hui) 造成矽膠柱的壓力變化,造成明顯的空洞或者斷層,大大影響分離。實驗室裏是這樣,在車間放大生產(chan) 時,熱效應加劇,可能直接造成分離失敗。所以,在放大生產(chan) 中要想辦法避免或緩解放熱帶來的影響。
對策如下:
第一、降低洗脫液的溫度
一般車間會(hui) 使用反應釜或者移動罐進行洗脫液的配製,在這種情況下,可以通過夾套控溫,將洗脫液的溫度控製在一個(ge) 較低的合理範圍。
第二、避免壓力的變化
熱效應導致的壓力變化可能引起矽膠柱的空洞或者斷層,但這種損害有時並不是那麽(me) 明顯。所以在確定壓力和線速度的前提下,應該避免過多的操作柱子,也不要頻繁改變洗脫液的壓力,防止影響柱子本身的壓力。需要注意的是,停柱子的時候——例如配製柱子完成時,停止收樣時或者配製洗脫液時——柱子壓力往往會(hui) 出現很大的波動,這時要按照緩衝(chong) 壓力的順序來操作設備。車間柱層析的常見設備如下圖,在圖上標注了相應區域的閥門(A、B和C)。
3.PNG
停止柱層析時應該:
1.先關(guan) 閉A區域的閥門,這樣層析柱下層空間的壓力會(hui) 上升,最終流速歸零的時候,則層析柱上下方會(hui) 保持恒定一致的壓力;
2、然後在關(guan) 閉閥門B以及C,這樣層析柱就處於(yu) 一個(ge) 密封狀態。
3、接下去就是重點了:重新開啟柱層析。
所以,常規操作順序是:打開C和B,然後再打開A。
這種方式在實驗室肯定沒問題,因為(wei) 實驗室操作相對較快,幾乎可以同時在B處加壓且打開A處的閥門。車間可能操作相對具有延後性,且此時需要提醒的是,B區域相對於(yu) A區域來說,密封性會(hui) 更差(具有壓力表,排空閥之類的多處接口),且洗脫劑從(cong) C到B是需要一定的時間,而先打開B處的閥門,有可能會(hui) 導致B處的壓力驟降進而A處的壓力或者層析柱內(nei) 部的壓力會(hui) 反向衝(chong) 擊B處,而導致內(nei) 部形成斷層以及空洞。所以,在車間內(nei) 重新啟動層析柱時需要另外的流程:
1、先打開C處閥門,然後打開A處閥門,此時A處以及層析柱內(nei) 部的壓力會(hui) 從(cong) 下而上逐步降低,形成洗脫劑的流速。
2、等待B處壓力表逐漸衰減成常壓後,打開B處排氣閥門;
3、打開B處閥門進入洗脫劑的補充;
4、關(guan) 閉B處排氣閥門進行壓力的補充並通過控製A閥門控製到合理的流速。
當然上述的流程也可以在停柱子前完成,主要目的還是使壓力緩慢從(cong) 出口泄出,避免從(cong) B段進行壓力的驟然衰減。
第三、控製洗脫劑的水含量
還記得矽膠的吸附原理麽(me) ?其實就是利用氫鍵或者分子間誘導力進行吸附,並在洗脫劑的作用下進行解吸附。如果洗脫劑中有水分的存在,就會(hui) 破壞氫鍵作用。所以,在放大過程中,我們(men) 一般會(hui) 選擇和實驗室相同品質的洗脫劑,這樣能對洗脫劑含水量有一定控製,以免對分離產(chan) 生影響。但由於(yu) 生產(chan) 中,成本是重要的考量標準,所以車間使用柱層析進行放大時,在一定程度上會(hui) 使用洗脫劑的回收工藝。
很多人常常隻關(guan) 注組成和比例,忽視其中的水分。這裏需要提醒大家,矽膠是具有一定水分的,隨著洗脫劑的回收,其中的水分會(hui) 不斷增加,尤其是多次回收後。因此,工程師在考慮洗脫劑回收的時候需要把水分的因素考慮其中,確保工藝的穩定,避免出現柱層析的異常。
第四、防止非預製色譜柱的空洞或塌陷
這個(ge) 問題,一直是工藝工程師們(men) 想努力克服的重點。其實不管使用幹法還是濕法填柱,色譜柱均有一定概率出現空洞或塌陷,比如矽膠的性狀,柱子內(nei) 部的光滑程度,平整度和壓力等等因素,都會(hui) 影響色譜柱。
總結
工藝成功放大且穩定一直是工藝工程師們(men) 致力的方向。要學會(hui) 擺脫實驗室的思維定勢,根據車間實際情況、實際設備、實際工藝,從(cong) 宏觀控製出發,多多注意細節,多多完善工藝。
- (上一篇):進口超純水機製取的超純水能夠保存多久?
- (下一篇):各行業使用純水的標準是什麽?PSH21081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