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分類

您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 > 濁度儀(yi) 的工作原理是什麽(me) ?

技術文章

濁度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麽?

更新時間:2022-07-25 瀏覽次數:2589

  濁度是指水中浮遊物透過光時產(chan) 生的阻礙程度。水中的泥、粉塵、微細有機物、浮遊動物、其他微生物等懸浮物和膠體(ti) 物均可在水中呈現濁度。濁度儀(yi) 采用90散射光原理。光源發出的平行光束通過溶液時,一部分吸收和散射,另一部分透過溶液。那麽(me) ,下麵就來了解一下濁度儀(yi) 的使用說明及工作原理。


  相對於(yu) 入射光90方向的散射光強度符合瑞利公式:is=()knV2)/)I0


  這裏,I0—入射光強度、Is—散射光強度、N—單位溶液微粒數、V—微粒體(ti) 積、—入射光波長、K—係數.入射光在一定條件下,在一定濁度範圍內(nei) 散射光強度與(yu) 溶液濁度成正比。上式可以表示為(wei) is/I0=k‘n(k‘為(wei) 常數)。根據該式,通過測定水樣中微粒的散射光強度,可以測定水樣的濁度。


  濁度儀(yi) 的工作原理:


  濁度是指水混濁的程度,在水的懸浮物透過光時產(chan) 生阻礙程度。水中含有土、粉塵、微細有機物、浮遊動物和其他微生物懸浮物和膠體(ti) 物可以在水中呈現濁度。濁度儀(yi) 是根據這個(ge) 原理為(wei) 了測定水的濁度而產(chan) 生的。


  濁度儀(yi) 又稱濁度計,可以在水廠、電廠、工礦企業(ye) 、實驗室及野外實地測量水樣濁度。該儀(yi) 器常用於(yu) 飲用水工廠進行QS認證時所需的檢測設備。平行光在透明液體(ti) 中傳(chuan) 播,液體(ti) 中不存在懸浮粒子,光直行時不改變方向;有懸浮粒子時,光束遇到粒子會(hui) 改變角身(無論粒子是否透明)。這就是所謂的散射光。粒子越多(濁度越高),光的散射越嚴(yan) 重。


  濁度用一種叫做濁度計的裝置測量。濁度計發出光,通過樣品,由和進入檢測光在90的方向上有多少光散射在水中的粒子狀物質上。這種散射光的測量方法稱為(wei) 散射法。真的濁度須這樣測定。濁度儀(yi) 既適用於(yu) 野外和實驗室內(nei) 的測量,也適用於(yu) 全天候連續監測。可以設置濁度計,在測量的濁度值超過安全標準時發出警報。


  濁度儀(yi) 的使用說明:


  一.濁度儀(yi) 濁度測定


  1.開機預熱後,將“標定/測量“撥動開關(guan) 放在“測量“處。


  2.按“鍵頂"鍵選擇相應的量程。


  3.緩慢注入約50mL標本,用濾紙擦拭樣品杯。


  4.將樣品杯順利倒入比色池,關(guan) 閉比色池內(nei) 蓋,關(guan) 閉比色池蓋。


  5.顯示數據穩定後,可以讀取被測溶液的濁度值。


  6.讀完後立即取出樣品杯,等待下一個(ge) 樣品的測量或關(guan) 閉。


  注:在測量樣品的過程中,如果測量的樣品不在同一量程範圍內(nei) ,請按“量程"鍵進行量程切換。(另外,為(wei) 了更好地保持測量的再現性,樣品杯的寬幅定位條請務必麵向使用者))。


  
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