頂空微量氧分析儀校準規範:確保高精度測量的關鍵步驟
更新時間:2024-07-25 瀏覽次數:495
在科研、工業生產及環境監測等領域,頂空微量氧分析儀作為檢測空氣中微量氧含量的精密儀器,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至關重要。為了確保分析儀的穩定性和精度,遵循嚴格的校準規範是至關重要的。本文將圍繞頂空微量氧分析儀的校準規範進行闡述,幫助用戶了解並掌握正確的校準方法。
一、校準前準備
1.標準氣體選擇:準備高純氮氣或0.2%左右的氮中氧作為零點標準氣,以及20.0%左右的氮中氧作為量程標準氣。標準氣體的選擇應確保其濃度準確可靠,符合校準要求。
2.儀器預熱:確保頂空微量氧分析儀已預熱至穩定狀態,通常需開機30分鍾以上,使儀器內部溫度、壓力等參數達到平衡。
二、校準步驟
1.零點校準:首先進行零點校準。將零點標準氣通入分析儀中,調整儀器讀數至預設的零點值(通常為0.1PPM)。等待約10分鍾,待顯示值穩定後,觀察其是否在誤差範圍內。若超出誤差範圍,則需進入校準設置進行調整,直至滿足要求。
2.量程校準:接著進行量程校準。將量程標準氣通入分析儀中,調整儀器讀數至標準氣體的標稱值。同樣等待約10分鍾,待顯示值穩定後進行比較。若超出誤差範圍,則需進入校準設置進行量程校準調整,直至滿足要求。
3.重複驗證:校準完成後,需再次通入零點標準氣進行驗證,確保零點未發生漂移。必要時可反複進行零點和量程校準,直至兩者均滿足要求。
三、校準後注意事項
1.記錄校準結果:詳細記錄每次校準的時間、標準氣體濃度、校準前後的讀數及調整情況等信息,以便日後追溯。
2.定期校準:為保證分析儀的長期穩定性和精度,建議定期(如每半年)進行一次校準。根據現場使用情況可適當調整校準周期。
3.日常維護:定期檢查分析儀的外部連接管道是否無泄漏、滲透和解析現象;避免被測氣體中含有強酸、強堿、有機溶劑等可能對傳感器造成損害的物質;確保傳感器工作在相對穩定的壓力環境中。
綜上所述,遵循嚴格的頂空微量氧分析儀校準規範是確保高精度測量的關鍵。通過科學的校準方法和細致的維護工作,可以延長分析儀的使用壽命並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
- (上一篇):實驗室通風櫃可以被替代掉嗎
- (下一篇):恒溫恒濕稱重係統介紹